为精准对接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需求,4月3日,云南工商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专业负责人张庆勋副教授、骨干教师赵杰赴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盛云科技集团开展人才培养专项调研。此次走访聚焦工程检测、加固领域能力需求,结合行业市场动态与就业趋势,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实践依据。
一、苏交科:解码工程检测行业高精尖人才需求
作为全国工程检测领域龙头企业,苏交科集团技术总监王浩在座谈中指出,当前建筑市场呈现三新特征:新基建项目占比40%(如智慧交通、城市更新)、智能检测设备渗透率年均增长15%(如AI裂缝识别系统、无人机巡检平台)、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率提升至35%(如碳纤维加固、3D打印修复)。他强调,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已从单一技术操作转向复合能力集成,具体表现为:
数据驱动能力:需掌握Python数据处理、BIM建模等工具,2023届入职的3名该校毕业生中,2人因在昆明地铁结构健康监测项目中独立完成数据挖掘,提前6个月晋升技术主管;
跨学科协同能力:复杂项目常需联合材料、环境、计算机团队攻关,具备项目管理PMP认证或跨专业课程学习背景的毕业生更具竞争力;
工程伦理素养:在老旧建筑加固中需平衡安全、经济与环保,2024年企业处理的127起检测纠纷中,73%涉及伦理决策能力不足问题。
针对行业趋势,苏交科人力资源总监李娜补充道:未来3年,工程检测行业将释放超10万个岗位,但具备'智能检测+绿色技术'双技能的毕业生仅占12%。她建议学校加强《智能检测数据分析》《加固工程碳排放核算》等课程建设。
二、盛云科技:聚焦BIM与数字化人才缺口
下午的走访中,盛云科技集团BIM技术总监陈宇结合企业滇池环湖公路智慧加固项目指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催生三大能力需求:
BIM全流程应用能力:从设计建模到施工管理再到运维监测,2024年企业80%的项目要求技术人员具备Revit、Navisworks等软件的全周期操作能力;
智慧检测技术融合能力:智能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的普及要求学生掌握数据采集与实时分析技能,2023届毕业生王明因在校期间参与AI建筑病害识别课题,入职后主导开发的检测系统使项目效率提升40%;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近年承接的加固项目中,60%要求采用低碳材料(如超高性能混凝土),需学生熟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碳足迹计算方法。
谈及就业前景,盛云科技人力资源总监杨雪透露:2024年企业工程检测与加固岗位招聘量同比增长25%,但具备BIM建模、无人机操作等复合技能的毕业生起薪可达传统岗位的1.5倍。
三、合作深化
学校将以此次走访为契机,持续推进产业需求驱动课程改革,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培养更多懂结构、能检测、会加固的复合型人才,为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此次走访不仅明确了“肯干、善学、会创”的人才画像,更搭建了能力培养的全链条合作平台。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推进“产业需求驱动课程改革、企业标准融入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输送更多下得去、干得好、发展强的高素质工程人才。